马鞍山市长鸿机械刀模有限公司

撕碎机刀片热处理工艺是怎样的?

2025.09.14

撕碎机刀片的热处理工艺是确保其耐磨性、韧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,通常包括退火、淬火、回火及表面处理等步骤,具体流程如下:

1. 预处理与退火

刀片材料多采用高碳钢(如T10、T12)或合金工具钢(如Cr12MoV、SKD-11)。在机械加工前需进行球化退火,将材料加热至750-800℃,保温2-4小时,随后缓慢冷却至500℃以下出炉。此过程可细化晶粒、降低硬度(至180-220HB),便于后续加工,同时减少内应力。

2. 淬火工艺

淬火是提升硬度的步骤。以Cr12MoV为例:

- 预热:在400-600℃预热20-30分钟,避免温差过大导致开裂。

- 奥氏体化:升温至950-1020℃(依材料调整),保温时间按1.2-1.5分钟/mm计算,确保碳化物充分溶解。

- 冷却:采用油冷或分级淬火(如先油冷至300℃后空冷),硬度可达58-62HRC。需严格控制冷却速度,防止变形或裂纹。

3. 回火处理

淬火后立即进行多次回火(通常2-3次),温度范围160-250℃,每次保温1-2小时。低温回火可消除淬火应力,保留高硬度的同时提升韧性;若需更高韧性,可选用400-500℃中温回火,但硬度略有下降。回火后残余奥氏体进一步转化,稳定性增强。

4. 表面强化(可选)

对高耐磨需求场景,可追加渗碳(表面碳含量提升至0.8%-1.2%)或氮化处理(500℃离子渗氮,表面硬度达1000-1200HV),延片寿命。

5. 质量控制

全程需监测温度均匀性、冷却介质纯度及金相组织(马氏体/碳化物分布)。处理后进行硬度测试(洛氏硬度计)及探伤(磁粉检测),确保无裂纹。

注意事项

- 装炉时避免刀片堆叠,保证受热均匀。

- 复杂形状刀片需设计夹具,减少淬火变形。

- 回火后缓冷至室温,防止二次应力。

该工艺平衡了硬度与韧性,使刀片可承受反复冲击及高磨损工况,典型寿命可达普通处理工艺的2-3倍。实际参数需结合材料成分及设备条件调整优化。